根据国家卫健委部署,我院需选派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好、责任意识强的普外科、心脏内科专业医生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执行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
姚素波老师、李颂兵老师分别畅谈了自己在医院和科室这块热土奋斗几十年的感想,他们对科室队伍逐渐壮大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对青年医务工作者寄予了殷切希望,言语中充满眷恋、不舍和牵挂之情最终,胸部肿瘤科谢欣雨、但诗琪分别荣获PICC维护组、CVC维护组第一名。
腹部肿瘤科雷宁静荣获留置针组第一名。培训以专题讲座及工作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围绕静脉治疗管理的规范与发展,从静脉通路管理与肿瘤护理质量的重点环节入手,为大家传递了肿瘤患者静脉通路管理的新思路、新要求和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护士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为临床护理新实践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赛场上,选手们全力以赴,力争做好每一个细节,展现护士风采。比赛分为留置针维护、CVC导管维护、PICC导管维护三个考场,由中心科护士长、护士长、静疗组长共10人组成了强大的评委团,从三项操作的基本面、过程面以及结果面进行了严格考核。为促进静脉通路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护理人员静脉导管维护专科操作技能,为肿瘤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点带面,推进学科发展,以期达到区域同质化管理的目标,我院肿瘤中心将理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两项活动。
通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来自肿瘤中心各个科室的36名参赛选手中仅有12名进入复赛。两项活动不仅强化了护理人员在静脉通路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还提高了服务质效,在推进区域卫生事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邓伟医师作为上锦医院对口支援先进分子,通过院内遴选,于2018年1月8日到甘孜州德格县温拖乡中心卫生院驻点开展支援工作。
上锦医院自2017年承担对口支援任务以来,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贫困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的号召,秉承华西医院家国情怀、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的文化精神,严格履行医院社会职责,发挥医院公益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项帮扶任务。德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海拔3650米,温拖乡位于德格县东北部,距县城215公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对口支援工作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同时,他积极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号召,在当地进行公共卫生健康宣传及义诊活动,将优质的医疗资源的辐射到受援地各处,获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童南伟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防治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场所,对疾病往往缺乏合理与规范的综合管理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所以成立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议由四川省内分泌质控中心业务主任、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主持。
在童南伟教授带领下,中心以最快速度组建了第一届四川省内分泌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并召开成立大会。各地市州参会专家分别陈述了所在区域成立内分泌质控分中心的规划、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就四川省内分泌质控中心的工作目标、中心2019年工作计划及内分泌常见疾病的质量控制标准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就上述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积极推动了四川省内分泌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2月15日,四川省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在成都召开,约40名来自省内21个地市州的内分泌疾病领域专家出席会议。
通过前期近两年的积极筹备及激烈角逐,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于2019年1月底经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为四川省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通过前期近两年的积极筹备及激烈角逐,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于2019年1月底经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成为四川省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积极推动了四川省内分泌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童南伟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防治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场所,对疾病往往缺乏合理与规范的综合管理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所以成立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童南伟教授带领下,中心以最快速度组建了第一届四川省内分泌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并召开成立大会。各地市州参会专家分别陈述了所在区域成立内分泌质控分中心的规划、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就四川省内分泌质控中心的工作目标、中心2019年工作计划及内分泌常见疾病的质量控制标准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就上述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会议由四川省内分泌质控中心业务主任、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童南伟教授主持。2月15日,四川省内分泌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在成都召开,约40名来自省内21个地市州的内分泌疾病领域专家出席会议
肩负着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深情重托和殷切期望,邓伟一行人作为高新区社会事业局选派的医疗对口支援团队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折多山、翻越海拔5000多米有着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称号的雀儿山,来到康巴文化的起源地甘孜州德格县,随后被派往条件更为艰苦的基层卫生院,高原反应和简陋的生活环境并没有阻挡他坚定的脚步,藏区同胞殷切的期望和德格县温拖乡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深刻意识到此行所担当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援藏的神圣职责,把对国家之爱、事业之爱、家庭之爱凝聚为大爱,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价值。邓伟医生援藏期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藏区同胞健康服务,履行援藏的神圣职责,奉献无私大爱,为藏区百姓健康当好卫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援藏誓言。不管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疾病的诊治,还是教学指导、制度制定等方面遇到困难,上锦医院都是邓伟医生的坚强后盾,相关专业的老师都会耐心给予指导,帮助他完成好对口支援任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作为一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医务人员,援藏遇到的艰难险阻被他当作人生的历练、党组织的考验,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架起了一座汉、藏的友谊之桥。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来到温拖乡后,通过与卫生院座谈交流、下村入户,走访困难群众,走进学校及敬老院,邓伟医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了藏区同胞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基层卫生院的实际条件及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2017年12月,根据成都市高新区对口支援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上锦医院要派1名医生对口支援甘孜州德格县温拖乡相关工作。开展民兵体检2次,体检人数500人次。
关爱群众健康,全年下村义诊60余次,义诊人数3600多人次,开展大型益民健康体检6次,体检人数1000余人次。他牵头制定了《温拖乡卫生院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卫生院的发展方向,在医疗质量、院感管理、药房管理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了50余项制度和规范,整理规范流程10余项,为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他撰写调研报告、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从医院管理、业务技能、药品规范、院感意识等方面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邓伟身上闪耀着平凡中的亮点,朴实而伟大,没有豪言壮语,却始终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开展门诊电子病历及处方规范书写,电子病例点评12次,指导人数60人次。虽然我一个人战斗在健康扶贫一线,但身后给予我坚强支持的是上锦的每一位员工。真帮实扶,踏石留印针对前期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邓伟医生精心准备课件、自筹经费印制培训教材及购买教学视频,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外科三基培训、藏区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培训、常用抢救药品和抢救技术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20余次,参与培训人员150人次。针对卫生院有超声诊断机但没有人会使用的实际情况,外科出身的邓伟医生主动提出开展超声诊断,自己购买教材刻苦钻研,通过自费到上级医院学习超声诊断技术,让闲置医疗设备重新发挥重要作用,极大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的健康需求,同时开展超声诊断知识、仪器使用与维护的培训,让全院医务人员全部掌握和学会了超声诊断,进一步提高了温拖乡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温拖乡卫生院吉洲院长在给援藏老师的感谢信中提到:华西上锦医院的邓伟老师,不远千里,来到我们卫生院传授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对我们严格要求,让我们业务知识明显提高,老百姓亲眼目睹了卫生院的变化,对卫生院认同感明显增强,现在作为基层医生,我们更加自信和自豪。多次率领职工开展捐款捐物活动,为残疾人家庭、贫困户、孤寡老人送医送爱心慰问约10余次。
援藏期间,邓伟医生走进温拖乡中心小学开展包虫病、结核病、麻疹、疫苗接种知识、手卫生健康讲座各1次,参与人数约350人。邓伟作为骨科一名普通医生,一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医务人员,虽然妻子刚刚怀孕,家人也需要他的照护,但他依然选择积极主动申请参加此次援藏任务,并于2019年1月顺利完成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支援初期,邓伟医师先后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缺氧反应,剧烈头痛、呼吸困难,但他毅然坚守在支援工作岗位上,卫生院同事多次建议其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被他婉然拒绝,邓伟医师说:作为华西人,在高原上缺氧但不缺信仰,藏区的老百姓更需要我,然后克服身体上各种不适,继续开展帮扶工作,想方设法把所学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医生,切实为当地老百姓干实事,把有温度的医疗做到老百姓心中。医疗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的核心是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卫生人才队伍,邓伟医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签订师带徒协议,带领卫生院医生复习。
心系藏民,奉献真情温拖乡位于德格县东北部,距县城233公里,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海拔高,辐射大,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恶劣,含氧量仅为成都的一半自。邓伟在他的个人总结中说到:作为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的一名一线医务人员,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为全乡174户精准扶贫家庭宣传传染病、手卫生、疫苗接种各1次。在了解了温拖乡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后,邓伟医生发现要想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最关键的是要从医院管理上下功夫。
业务教学查房24余次,指导人数120人次。陪同并接受甘孜州卫计委、德格县疾控中心、县药监局督促检查各1次。
门诊诊疗指导24次,指导人数300余人次。面对基层卫生院卫生人才紧缺、整体医疗条件差、仪器设备简陋、医疗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现状,他深刻意识到肩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重大。
走进满金村、仁青里村、仁古村、康朗村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各1次,开展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各1次,服务约90人次,宣传了肺结核、麻疹、手足口病、水痘等常见多发传染病。参与全院诊疗质量管理230例,病例文书检查及讨论100余例。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